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科普

科普

发表于 2025-04-05 07:33:51 来源:全球视角新闻网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皮肤病,可伴发血管性水肿。按疾病病程,将荨麻疹分为急性(≤6周)和慢性(>6周);慢性荨麻疹根据有无明确诱因,又分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无特殊诱发因素)和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有特殊诱发因素)。来医院就诊时,医生可能会给您做相关检查,以判断您的疾病严重程度,寻找可能的病因。常见应用荨麻疹药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抗组胺药物第二代H1抗组胺药较为安全,主要副作用为头痛、疲倦、口干和嗜睡等,过敏反应较为罕见;高空作业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人群慎用;抗IgE治疗抗IgE治疗总体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包括疲劳、虚弱和头痛等,多为轻度、自限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基于临床试验数据约为千分之1,基于上市后报告约为千分之2;前3次注射需要留观,抗IgE每月给药一次,无需特殊筛查和监测;雷公藤、环孢素等环孢素:可能会产生肾毒性、心血管事件、多毛、齿增生、致癌性、假性淋巴瘤、横纹肌溶解等、具有生殖毒性,增加早产风险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监测潜在的不良事件,包括对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雷公藤:具有胃肠道症状、生殖系统损害,增加女性月经不调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对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的损伤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口服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会产生白内障、高血压、体重增加、脂肪分布改变、骨质疏松症等不良反应;需监测血压、血钠和血钾水平、骨密度、眼内压、体重、胸部X光等;儿童、老人、孕妇和肝肾损伤等特殊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什么不同?儿童与青少年患者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12~18岁青少年患者可使用抗IgE治疗,用法用量与成人一致;6~12岁患儿如临床需要,在获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可按剂量表予以治疗;老年患者优先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无证据表明≥65岁的老年患者的抗IgE治疗使用剂量与65岁以下的成人患者有差异;妊娠和哺乳期患者妊娠期可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哺乳期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有临床需要,可考虑使用抗IgE治疗,妊娠期使用环孢素有风险,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肝肾损伤和恶性肿瘤患者需根据肝肾受损的严重程度合理调整抗组胺药的种类和剂量,无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抗IgE治疗剂量,无关于在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使用奥马珠单抗疗效降低或安全风险增加的报道;学生、司机及从事高空作业等需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群部分抗组胺药存在嗜睡、头晕等副作用,此类人群用药时需多注意。什么是抗IgE治疗?抗IgE治疗是一种高度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抗组胺药控制不佳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生物制剂,在中国已正式获批。荨麻疹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自身抗原诱导使IgE这把“钥匙”错误开启了肥大细胞这个“魔盒”,使肥大细胞释放出可以产生荨麻疹症状的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因子。与传统药抗组胺类不同,抗IgE治疗进入体内,直接将IgE这把“钥匙”拦住,使它无法与肥大细胞这个“魔盒”结合,从源头阻止魔盒释放炎症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因子,从根源阻断荨麻疹症状的发生。中外权威指南推荐抗IgE治疗用于经抗组胺药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或无法耐受抗组胺药治疗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来源:变态反应科作者:刘敬怡 马婷婷排版:李春慧责编:范晓 叶立炜出品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专栏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随机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文章排行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科普 ,全球视角新闻网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