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又找上了哈萨克斯坦,两国商量准备建设空中航线,但多亏了老祖宗当年的一个决定,使其即便相隔仅有38公里,但要想商榷建立新运输线,注定绕不开中俄,那么,我国当初究竟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何哈蒙两国建立航线,必须先经过中俄同意?哈蒙计划建立空中航线据消息称,哈萨克斯坦驻蒙古国大使在会见蒙古国民航总局局长期间,双方就如何深化哈蒙两国在航空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详细探讨。据悉,会谈过程中,哈蒙双方重点放在加强两国航线,提高客运量的可能性,并特别提及了航空货运过境运输方面的相关事宜。从去年起,蒙古国就曾多次与日本、韩国、美国,包括印度、以及英法等欧洲国家接触,目的便是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尤其是除了中俄以外的国际贸易机会。为此,蒙古国还曾与美国签署《开放天空协议》,准备建立两国间的直达航线。蒙古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境内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煤、铜、磷、萤石等多种矿藏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更关键的是该国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据此前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蒙古国境内稀土储量高达3100万吨,几乎占全球稀土总储量的20%,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我国,只是由于蒙古国技术和资金有限,境内大部分矿藏都处于未开发状态,但这也意味着,蒙古国在矿藏领域具备无限潜力。去年8月,美国就曾与蒙古国达成了一项包括稀土在内的矿石合作协议,很多人认为,美国与蒙古国计划建立所谓空中廊道,目的便是为了向外运送稀土,而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则可作为中转站,协助美蒙两国进行稀土等战略资源交易。不过,蒙古国地理位置特殊,向东抵达美日韩等国家,无论是陆上还是空中,都需要途经中俄领土领空。在尝试无果后。蒙古国又将希望寄托到了西线,从地图上来看,蒙古国向西确实还有一个非常近的邻居哈萨克斯坦,且相较于日韩,蒙古国与哈萨克斯坦最近直线距离只有短短的38公里,不过,即便只有38公里,还是需要途经中俄领土或领空。从地图上看,蒙古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是中俄的西段界线,这段界线长55公里,基本以阿尔泰山脉的奎屯山各高地和山脉走势进行划分,奎屯山山顶最高点海拔高达4082米, 这一高点属于中俄蒙三国国界的交界点,同时也是中蒙边界最西端。奎屯山以西的阿勒泰地区原本是外蒙古的一部分,但如今这片领土却属于我国新疆,而之所以如此划分,却正是我国先辈的智慧所在。原属于外蒙的阿勒泰为何会留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端,同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蒙古国三国接壤,该地区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约1197公里,北端奎屯山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领土。阿勒泰地区地势复杂多样,这里地处阿尔泰山中段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境内包括山地、丘陵、沙漠、平原等地貌,这里的河流包括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大小河流共包括56条,三大水系总流域面积高达9.57万平方千米,年总径流量能够达到133.7亿立方米,另外这里还拥有417条冰川,相当于年储水148.43亿立方米,因此,阿勒泰地区也是新疆的重要丰水区之一。更重要的是,阿勒泰地区地理位置十分关键,这里是连接蒙古和中亚地区的天然通道,是两地游牧、贸易等活动的必经之路,加上这里河流众多,河谷平原纵横交错,是内陆地区不可多得的游牧胜地,因此阿勒泰地区自古便是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自汉朝时期开始,阿勒泰地区便先后被匈奴、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统治,明朝初期,瓦剌人在控制阿尔泰山东西两麓的广袤区域后,阿尔泰一带则成为其中心,一度成为准噶尔汗国崛起的基础。直到清朝时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长达近70年的斗争,最终平定准噶尔汗,蒙古各部族全部被纳入清朝版图。后清朝在西域确立以北为战略重点的经营策略,于是在漠北地区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喀尔喀四部以及唐努乌梁海、科布多地区,大致范围从蒙古草原西部的杭爱山直至额尔齐斯河一带,如今的阿尔泰地区便是当时乌里雅苏台将军下设的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原本清朝的这一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稳固边疆。但进入19世纪,清朝迅速没落,沙俄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趁机迫使清朝签订诸多不平等条约,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强行将中俄边界从沙宾达巴哈一线向我国一侧推进,导致原本属于我国的外西北西缘约44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割让给了沙俄,随着北方大面积领土的丢失,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逐渐被称之为外蒙古。为了平定西北地区,1876年至1878年,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随后为收回伊犁,清朝与沙俄据理力争,但最终在1881年,还是与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导致塔城东北,伊犁、喀什噶尔以西大约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被迫割让给了沙俄,此时的阿勒泰地区虽然仍属于清朝外蒙古的一部分,但原本处于西北战略中心地带的阿勒泰地区,因此成为了直面沙俄的第一线。此时,清朝部分官员意识到西北地区尤其是阿勒泰地区攻防部署的重要性,为了阻止沙俄继续南下,伊犁将军以及当时的科布多办事大臣等官员先后多次上书朝廷,经过多方努力下,清廷终于在1907年同意将阿勒泰与科布多地区分离,将这里单独设立军镇,行政上由清朝直接管辖,此刻的阿勒泰便已经在清朝管辖期内成功从外蒙古地区脱离出来。此后仅仅5年,清朝便走向覆灭,1911年外蒙古则在清朝垮台以及沙俄影响下,开始宣布独立。虽然此时的阿勒泰已经脱离外蒙古,但由于沙俄当时急需一条能够迅速进入中亚的通道,于是便将目光锁定在了阿勒泰地区,并私自在此进行移民、贸易等活动。当时的新疆都督杨增新以及阿尔泰长官刘长炳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多次上书,请求民国将阿勒泰地区划入新疆,于是在经过几人多年努力,1919年,阿勒泰地区被正式并入新疆。而沙俄1917年走向灭亡,当时新成立的苏俄虽然无暇继续扩张领土,但实际上仍在支持外蒙古独立,此后在经历数十年的周旋,外蒙古最终在1946年独立,但由于当时清朝以及民国各官民的努力,最终保住了阿勒泰。加上后来苏联出于对地缘战略层面的考虑,将原本属于俄罗斯的部分领土与哈萨克斯坦与蒙古国接壤的部分土地进行了交换,最终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成为了相邻却不接壤的两个内陆国。而蒙古国要想与外界取得联系,也注定无法绕开中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